用朋友并不贴切, 应该用的是知己.
从来没有见过像他那样子喜欢音乐的人, 出身自音乐世家的他, 我还以为会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毕竟从小就得到熏陶再加上本身对音乐的领悟力.
这条作为终身职业之路, 相信走得比起别人容易多了.
从来艺术之路不好走, 而音乐作为一切最高的凝聚力, 想想这条路有多艰辛.
我不懂得他为什么没有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每个人都有其故事, 我也不方便问太多.
但正因为这点, 无论工作多忙, 无论多晚, 他都会听听音乐.
有时侯听得到陶醉, 估计也会把自己给忘记.
每首曲子, 反复多听, 情到深处, 不能自已.
于他, 音乐没有新旧之分;
于他, 音乐没有国界之分;
每次重新聆听, 像是从中领悟得到新的东西.
我笑着说 " 他把音乐当作是门学问来研究 "
在对音乐, 他比起别人还要是认真, 而且也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
不苟同的事, 绝不含糊.
这应是他对音乐的执着, 用 " 乐痴 " 是否恰当?
听蛙五年了, 而他在这个地方整整四年了, 而我呆在这个地方刚好两年.
初相识于他, 我还被他的脾气吓着了, 后来渐渐地, 该说笑就说笑, 该认真就认真.
混来熟, 估计就是这个吧.
在这四年里, 其实并不难发现, 他在每首曲子都留下踪迹.
碰到自己爱听的曲子, 用弦动我心并不为过.
留下一个又一个评论, 也有把评论当作日志来发的.
于他, 发日志也是一种对音乐的诠释, 而我把它叫做音乐心情.
其实并不发现地说, 他的配图有时候并不搭, 但要是哪位蛙友给他意见, 他会重新再次上传新的图片.
碰到自己钟情的, 会坚持几见.
我记得他说过我 " 执迷不悟 " , 这里说的是指乐器.
乐器是我的硬伤, 每回他像是猫逮住老鼠那样子, 逮个正着.
你逮我, 我就逃吧.
而他每回说到乐理, 我想起的是古时候私塾先生教书时候, 摇头晃脑那样子.
而学生呢? 就不停地点着头.
我这个学生果真很愚笨啊, 如果要选修乐理的话估计我会被留级很多次, 甚至被踢出校门.
哪像他自少就得到音乐的熏陶, 再加上本身的音乐细胞.
听乐器还是学门乐器起来, 得心应手多了.
" 我经常在音乐中睡熟,早晨起床得手机充电。
音乐是我的生命,当我活着、音乐是我的血液,当我死去,音乐将伴我长眠。"
这是他写给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