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仿佛刚刚从漫长的冬天中苏醒过来,大地和人心开始回春,坊间流行的是来自港台和模仿港台的甜歌软曲,人们被压抑的心灵在脉脉温情中品尝着解放的喜悦.就在这个时候,25岁的崔健带着这支苍凉激越的歌踏上歌坛,一举成名,从此开始了他的不断引起关注和争议的艺术生涯。从歌词的内涵看,《一无所有》在当时之所以能振耳发聩,是因为它触及了开放的更本质的方面.当许多人陶醉于开放所带来的实惠之时,崔健站在解放的终点上极目四望,他看到的不是歌舞升平,而是失去传统之后的荒凉,荒凉中的自由,以及自由中的追求——崔健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他不可能是一个新的青春偶像,他用沙哑的嗓音吼出的是转型时期新一代人中那些富有男子气概和创造精神的人的人格宣言和爱情宣言——
我要给你我的追求
还有我的自由
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脚下这地在走
身边那水在流
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告诉你我等了很久
告诉你我最后的要求
我要抓起你的双手
你这就跟我走
这时你的手在颤抖
这时你的泪在流
莫非你是正在告诉我
你爱我 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