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无法试听请切换网络:网络1网络2

 

    我喜欢这种气势宏伟的交响乐。原曲为管风琴曲,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由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陶西格改编为钢琴曲。

    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作品。乐曲采用了d小调,4/4拍。由下行旋律组成的慢板的引子饱满而有力,就像是三个大大的问号,为全曲宏伟的气势的迷惑和解释作了渲染和铺垫。然后,乐曲奏出音响宏大的和弦,接着呈现出托卡塔主题,带有戏剧性的成分,仿佛是无穷的探究;在托卡塔主题结束后,乐曲在上声部出现赋格主题,采用与引子部分相同的音乐素材,就象是在继续追问;随后,赋格主题移至低声部呈示,前后反复出现八次,重复着一个问题,又似乎在重复着答案。后来音乐情绪逐步高涨;最后乐曲再现托卡塔部分,以气势雄伟的尾声结束。

    就像中国古代哲学中所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无所不在 ……道无问,问无应。” 。也像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中所表现的:

“大海啊,你说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疑问。”

“天空啊,你回答的是什么?”

“是永恒的沉默。”

    巴赫音乐里这种对宇宙的追问,对世间万物哲理性的思考思索都在《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里表现了出来。这正是人对“道”,对“上帝”,对自己的信仰,对心中的那个“天”的一种追问,“天”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信仰中上帝的话语。上帝的话语会呼唤内心去寻找、发现个人的精神皈依,即心中真实的内在泉源。

    巴赫的性格安静醇和,他以一个音乐匠人的身份自居,兢兢业业的工作,躲开教会和学校的纷争,归隐书斋,走入他复调的天地;又以最虔诚的教徒的灵魂来歌颂着“主”,仰望着“天”,同时也完全回归自己自由的精神世界。

    “宗教信仰中的神秘内容,其意义不在于它们是否能为科学手段所证实,而在于它们所蕴涵的某种哲理启示。” “天”,也就是“上帝”的概念,在这里具有一种普遍性的、象征性的特质,就像是人多无法抵达的一种高度,巨大的、开放性的、幸福的、神的居所或是“空”的内涵,巴赫的音乐也总是有这些象征,当巴赫思索“教义”与“生命”的关系时,天的意义对他而言与宗教所赋予的涵义应该也是相同的。

 在“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天地万物中,鼓荡着层次性的节奏和律动。天地无边无际、时间无穷无尽,有限存在的人体会着时境交融的深广意蕴,以蒙熏“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的宇宙意识,认识到有节度的天地宇宙是音乐节奏与韵律的本源。

    音乐像语言和画面,也会带来一些哲学的思考。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精深,涵盖了许多人性的写照,同样也都饱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收录到我的专辑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专辑

添加视频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视频

该音乐还没有相关视频
写日志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日志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的评论发评论

加载中,请稍等...

写评论

  • 你可以输入300个字
  • 评论
共获得 4616喜欢 4714评论

maple水推荐的其它音乐更多

喜欢这首音乐的人还喜欢

精选单曲更多

扫码关注,手机听音乐
扫码,手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