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无意中看到这段关于安徒生,喜欢看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源于一份简单喜欢。第一次看是《美人鱼》(又名《海的女儿》),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看的是中文配图版,看上去蛮像给小孩子看的那种。
安徒生的故事并不长,一页一页地打开握着本童话故事书陪伴我度过了童年。
关于安徒生,只知道他是丹麦作家,至于他有多少部小说、故事。。。这个倒不清楚,还有关于其他方面的资料也不知道,只知道爱看他的故事,更喜欢他笔下的主人翁。
或许因为《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最初看的故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故事源于爱情,另一个源于亲情。无奈这两个结局让人不胜感叹。。。
原来童话故事也有给人看后悲伤的感觉。并不算是所有童话故事都是快乐的。
记得看过篇《童话故事中的爱》里面有段话:
“小的时候,很喜欢读童话:丑小鸭,灰姑娘,睡美人,白雪公主,海的女儿……
那时以为,这些故事都来自幻想。
渐渐的,成长中的挫折让我知道,故事采用幻想,夸张的手法写成,但是个个却源自生活。。。
又有多少有著美妙歌声却无法开口的哑女,在无畏幻化成的泡沫的凌晨,勇敢的成就心爱王子的爱情,最终实现永生…… ”
童话故事源于生活,但生活中真的有童话吗?但我始终确信有爱自然有童话。
爱他人的爱、分享的爱、成全的爱、付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