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赛之歌(又称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

无法试听请切换网络:网络1网络2

  巴勃罗··萨拉萨蒂
1844-1908
,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1844310日生于班普罗纳。自幼学小提琴,5岁时便在皇后面前表演过,10岁时以精湛的演出赢得了西班牙伊莎贝拉皇后赠送的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名琴,马德里皇室并承担了他日后所有的深造费用。1856年,他来到巴黎音乐学院向阿拉尔学琴,用了九个月学完了所有的课程。此后又留在该院9年,研习理论、作曲、和声等相关艺术课程。后深造于巴黎音乐学院。

 Anne-Sophie Mutter 安妮·索菲·穆特
1963-
德国小提琴演奏家。1963629日出生于南德意志巴登的莱因费尔顿(Rheinfelden, Baden)。早年曾随赫尼希伯格(福莱的学生)学琴。七岁获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赛第一名,1974年又在另一比赛中获胜。赫尼希伯格逝世后,穆特考入阿伊达·斯托基教授所在的瑞士温特图尔音乐学院,并最终成为斯托基的学生。1977年随卡拉扬参加萨尔兹堡音乐节,次年再度与卡拉杨合作,初次在柏林演出。1979年获年度艺术家奖,并获德国唱片大奖(Deutscher Schallplattenpreis)。此后作为小提琴独奏家和室内乐音乐家,频繁地在欧洲、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巡回演出。1990年在伦敦和斯图加特举办了安妮·索菲·穆特音乐节,从巴洛克时期到前卫音乐时期,多角度地展示了她的艺术才华。1995年,波兰作曲家彭代雷茨基把作品《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献给她,在莱比锡初演,这次演出为她赢得了两个格莱梅奖。199712月曾来中国演出,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音乐会。独奏之外,她也经常参加室内乐演奏,曾与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中提琴家基奥皮纳组成三重奏,在各地广泛演出。  
穆特是一位典型的德奥血统的演奏家,性格热情,具有着严谨的思维逻辑和内在个性,这使她形成了优良的演奏素质和高品位的艺术修养。卡拉扬去世后,她的演奏向多元化发展,曲目不局限于德奥古典、浪漫等传统作品,而加强了近现代作品的比重,经常演出卢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莫雷(Norbert Moret)、彭代雷茨基和里姆(Wolfgang Rihm)等人的作品。穆特在从梅纽因、阿卡多、罗斯特罗波维奇等演奏家身上吸取了学到了许多有益的东西,曾被喻为成当代小提琴界的女梅纽因

Zigeunerweisen 吉普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
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吉普赛民族在世界上分布广泛,但都是从不定居的流浪民族,世世代代过着清苦而又饱受歧视的生活,但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

收录到我的专辑

吉普赛之歌(又称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的专辑

暂时还没有收录的专辑
添加视频

吉普赛之歌(又称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的视频

该音乐还没有相关视频
写日志

吉普赛之歌(又称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的日志

吉普赛之歌(又称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 Op. 20的评论发评论

加载中,请稍等...

写评论

  • 你可以输入300个字
  • 评论
共获得 26喜欢 8评论

艳阳天推荐的其它音乐更多

喜欢这首音乐的人还喜欢

精选单曲更多

扫码关注,手机听音乐
扫码,手机听